“在重点环保治理项目施工作业中,管理人员要瞄准双a目标,时时处处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发挥牵头引领作用,必要时还要进行深度的管理补位。”4月2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陈肖勇在120万吨/年延迟焦化除焦过程和焦炭池有机废气收集治理项目现场说。
当天截至20点10分,工程管理部在现场解决6项影响进度的迟滞性问题,推动完成轨道水平度复验,实现跨度近30米的螺旋提升机行车,在统筹节点内安全准点吊装就位。
早在今年2月,工程管理部就针对中央环保督办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挽弓搭箭、蓄势而动。项目管理、安全、土建、工艺、仪电等各专业调集精兵强将,紧盯关键施工、关键环节,用“困难预判 资源优化”的施工管理,消除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进度失稳风险。
“2023年大检修期间投入建设的焦化除焦过程和焦炭池有机废气收集治理项目,冬季虽不具备土建施工条件,但预制工作始终跟进。为了‘4·30’目标,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项目管理室负责人董小亮说。
施工推进中,工程管理部充分考虑复杂的交叉作业风险,合理规划立体作业空间、交叉作业时间和风险叠加人员。通过属地单位与施工单位充分的管理融合,向各自运行体系借力,消除阻力,形成合力,实现属地与施工方管理要素互促互补。
为确保关键设备在安装窗口期及时送达,工程管理部要求管理人员追踪设备采购轨迹至厂家,将信息精确到车号、驾驶员凯发国际集团的联系方式和每日途经位置,盯着设备安全准点到达。针对关键设施设备的安装位置,工程管理部派出参与过装置建设的管理人员,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反复确认,将图纸误差、关联结构误差、施工环境障碍、现场复杂情况等的影响降至最低。
3月27日,随着属地自管和独立作业两个区域的有效划分,项目全面进入攻坚期。工程管理部从时间、空间、机具、人员、安全、质量等层面,提前三天识别施工难点,谋划解决办法,协调各方力量组织难点销项,确保问题解决在分项任务节点当天。
3月28日凌晨,工程管理部组织施工人员,采取装置内作业用抓斗、7台小型清淤车辆、人工清淤队伍立体交叉作业的方法,实现大部清理、局部提速、细部跟进目标,加快焦炭池清理速度,确保焦炭池符合后续施工所需的时间、质量及环境要求。
截至4月2日晚,该项目吊装难度最大的设备全部吊装完毕,为实现“4·30”中交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黄丽华 通讯员 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