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在罗布泊护“钾”-凯发国际集团
2024 02/06 14:22:45
来源:新华网

记者手记:在罗布泊护“钾”-凯发国际集团

字体: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4日电(记者郝玉、张啸诚)日落时刻,茫茫沙丘抱着干涸的湖盆入睡,干冷的北风吹起,荒凉萧瑟中透着寂静之美。当车辆行至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疆若羌县境内时,我们慢慢靠近了曾经烟波浩渺、哺育过楼兰古国的罗布泊地区。

  车辆转入便道,伴着石子路的颠簸,我们抵达哈罗铁路的终点——罗中站。春节临近,留守罗布泊的铁路人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工作:为钾肥运输主通道上的列车测量“体温”。

1月6日,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动态检测车间哈罗班组在夜色中结束工作,返回驻地。新华社记者张啸诚 摄

  杳无人烟的罗布泊,虽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但这里却是我国钾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2008年,年产120万吨的钾肥项目在罗布泊投产,为了能把钾肥运出去,一条北起兰新铁路哈密枢纽的铁路线,加速向罗布泊腹地延伸。

  钾肥运输春节假期不停,每天有8000多吨钾肥从罗中站驶出,沿着铁轨运往全国各地。为此,台欣龙和来自五湖四海的铁路职工要留守罗布泊过年。

  作为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动态检测车间哈罗班组工长,台欣龙在罗布泊工作了10年,对于在外过年早已习惯,“春节过后就是春耕备耕,肥料运输需求大,如果不摸清列车车轮轴承的温度,很可能面临冬季断轴的威胁。”结束了在罗中站的短暂停留,台欣龙和4名同事钻进了皮卡车。

  车外,黄土滚滚,只能听见剧烈的风沙吹打着车窗;车内,几位同事闲聊起了家事。“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很怕进了罗布泊后听到她生病的消息,那会儿只能干着急,什么也做不了。”台欣龙说。在时不时亮起的手机屏幕上,是他专门设置的一张全家福照片。

1月6日,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动态检测车间哈罗班组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新华社记者张啸诚 摄

   “无论如何,你还心有牵挂,我可得抓紧找对象了!”哈罗班组组员永志帅说罢,大家笑成一团。

  唯有驾驶员付文亮一言不发,紧紧握着方向盘。尽管在罗布泊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他仍对这里的崎岖难行心有余悸:在这里,连探险家都只能小心翼翼穿越,日常工作往返于此,难度可想而知。直到车辆接近100公里外的多头山站,付文亮紧皱的眉头才慢慢舒展。

  这的确是台欣龙和同事们最为寻常的生活。近十年来,他们在哈罗铁路沿线完成近300次设备应急故障处置,测温精度控制在3摄氏度以内,用生命和信念为滚滚而出的钾肥护航远行。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守护,哈罗铁路从2013年刚开行时的每天1列,到现今高峰期每天开行7列,钾肥年运量达180万吨。

  抵达多头山站后,台欣龙和同事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利用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段接触铁轨监测温度。设防护、调参数、核数据……他们没有过多言语交流,但动作麻利、配合默契。

1月6日,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动态检测车间哈罗班组讨论检修方案。新华社记者张啸诚 摄

  暮色降临,考虑到夜间行车不易,记者和随行人员不得不提前离开多头山站,向着270多公里之外的哈密市行进。车辆启动,我们与哈罗班组在夜色中作别,星河之下,罗布泊在身后渐远。

  目前,罗布泊至若羌县的罗若铁路已启动建设,建成后,罗布泊将正式告别“断头路”,进而融入东疆铁路环线。神秘的罗布泊或将不再沉寂。

【责任编辑:张琪】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