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最甜的瓜 谢最敬的人 ——吴明珠院士回乡记-凯发国际集团
2024 07/30 11:22:26
来源:新疆日报  

吃最甜的瓜 谢最敬的人 ——吴明珠院士回乡记-凯发国际集团

字体: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呀,那里的姑娘辫子长呀,两个眼睛真漂亮……”7月17日,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一家酒店大堂,94岁高龄的吴明珠突然唱起《达坂城的姑娘》。

  这意外的一幕,让在场的很多人听后忍俊不禁,而后热泪盈眶。歌声中,众人仿佛看到,60多年前,一位身材瘦小,梳着两条小辫的女孩,正背着行李,顶着酷暑穿行戈壁滩,去寻找瓜种……

  7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甜瓜育种的“泰山北斗”、哈密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吴明珠回来了。她在吐鲁番吃瓜的视频登上了热搜榜。网友说,吴奶奶自带流量,是真正的“网红”。随之而来的,是网友们排着长长队形的刷屏字眼——“致敬吴奶奶!”

  看到瓜时眼中会闪着光

  7月13日,哈密市举办第十八届哈密瓜节暨第二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当主持人宣布吴明珠来到会场时,600多名会议代表自发起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坐在轮椅上的吴明珠一头白发,嘴角挂着笑意,每当看到瓜时眼中会闪着光。其实,吴明珠已经认不出人了,但有关瓜的记忆还在。瓜,在她的大脑中顽强地与阿尔茨海默病抗争。

  7月16日,在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的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吐鲁番实验基地,同行者从地里摘下一个新品种甜瓜请吴明珠评鉴。吴明珠深深嗅着,凝神看着,像看见了茁壮成长的孩子,她说:“又香,颜色又好看。”人群中顿时传出欢呼声。

  “吴老师的一生是传奇。”1984年就跟随吴明珠学习育种的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原主任伊鸿平说,“你不知道育种有多难,即使放到现在,选育一个优良品种也需要6—7年时间。吴老师62年中培育了30多个品种,同行用这些品种又培育出了‘子子孙孙’。网民说,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名副其实。”

  1930年吴明珠出生在湖北武汉。1950年,吴明珠和一批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学子进入西南农学院学习,他们中有后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蚕学遗传育种专家向仲怀院士等。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吴明珠找到领导软磨硬泡,终于来到了新疆,这一年,她25岁。到了乌鲁木齐后,她又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鄯善县。

  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走遍吐鲁番盆地300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调查,从中系统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销往香港市场30年不衰。

  为了育种,她辞去了吐鲁番行署副专员的职务;为了育种,她像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

  1999年,吴明珠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推荐材料上这样写着:为新疆及全国的甜瓜、西瓜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西部瓜王”。收集整理了新疆甜瓜地方品种,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她培育的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在吐鲁番、鄯善县等地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和儿子到重庆生活。

  新疆有她无尽的牵挂

  “在重庆的头几年,妈妈一直待不住,经常叫着要回新疆。我问,你回去干什么?”吴明珠的儿子杨夏说,“妈妈说,地里活要干啊……我要育种啊……我要授粉啊。”

  新疆,有吴明珠毕生所系的事业,有并肩奋斗的同事,有严格要求带出来的弟子,有和老乡的深厚感情,还有她对爱人的记忆,这些都是她的牵挂。

  吴明珠回到新疆的这段日子里,一个场景让同行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咨询新疆工作站主任谢树燕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7月14日,吴明珠来到位于鄯善县的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坐在轮椅上的她,低头轻抚着一个甜瓜,口中喃喃道:“这是我种的瓜。”停顿片刻,又说道:“这是我们种的瓜。”之后久久没有说话。

  谢树燕想到了吴明珠的丈夫杨其祐。“你知道他们的婚礼是怎样办的吗?”谢树燕问。

  杨其祐是吴明珠的大学同学。吴明珠决定到新疆工作是临行前两天才告诉杨其祐的。杨其祐非但没有反对,自己随后也来到了鄯善县工作。

  1958年春节,杨其祐来到鄯善县和吴明珠结婚。吴明珠向同事借了一间房,为婚礼准备的所有,是两人花50元钱买的喜糖。

  在吐鲁番工作的几十年里,杨其祐始终陪伴在吴明珠身边,特别是在甜瓜种子资源收集和遗传育种方面,给予了她技术上巨大的支持。可惜,57岁的杨其祐因胃癌过早离世。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杨其祐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笑眯眯地祝贺吴明珠三连冠:那天,吴明珠培育的三个新品种甜瓜——皇后、芙蓉、郁金通过品种审定。

  丈夫去世5天后,吴明珠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多年后,在一次采访中,吴明珠说:“杨其祐去世,是我一生中最难过的时候,我的事业里有他的希望,他走了,我只能用加倍的时间投入工作才能对得起他。”

  作为妻子和母亲,吴明珠知道自己欠家人太多,大儿子杨夏出生3个月,就被她送回老家,女儿杨准,从出生她就没带过。孩子们小时候一直把舅舅、舅妈当作爸爸、妈妈。

  人们把最大的敬意送给她

  如今,吴明珠已逾鲐背之年。每当出现在公众视野,认得她的人依旧很多。有人前来问候,有人想合影留念,有人感慨她的家国情怀时会悄悄抹去泪水。

  7月17日,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清晨7时才去过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见过她的弟子,下午她又出现在入住酒店的大堂。

  “我一直很敬仰吴明珠奶奶,我能和她拍张照吗?”从事导游工作的迪里拜尔·阿不都看见吴明珠后激动地跑来问。

  拍完照后,迪里拜尔含着泪,拉着吴明珠的手说:“感谢吴奶奶为我们新疆作了这么大的贡献,谢谢您!”

  “我孙子能和您合影吗?”一位湖北来的游客拉着孙子笑着问。

  爷孙俩来吐鲁番旅游,孙子叶智诚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吴明珠奶奶,腼腆的他让爷爷帮忙问能否合影。

  “这是你一辈子的荣幸。”合影后,叶智诚的爷爷叮嘱他,“一定要加油学习,长大后要为国家作贡献。”

  7月18日,吐鲁番小雨。这天,吴明珠要离开吐鲁番,得知消息后很多干部群众冒雨赶来送别。

  老人坐在车里缓缓向大家挥手。一位中年女士挤上前去,轻轻地拥抱她,亲吻着她的手背。

  “一定要再回来看看啊。”

  “我们等您。”

  ……

  车渐渐远去,人们目光随着车移动,有人依旧在原地,有人在擦拭脸上的泪,有人快跑几步还在用力挥手……

  吴明珠曾说,她的世界很小,只能装下瓜种,让老乡增产增收是她的目标。

  吴明珠的要求很高,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添砖加瓦。

  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西甜瓜育种事业,只源于初心:“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责任编辑:周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