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变“热城”:乌鲁木齐游人首度破亿-凯发国际集团
2024 01/05 13:53:2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边城变“热城”:乌鲁木齐游人首度破亿-凯发国际集团

字体:

  2023年,乌鲁木齐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放在北上广,这个数据也许并不惊艳,但对于地处祖国西陲、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兰州也有上千公里的乌鲁木齐,两个“突破”堪称历史性的跨越。何以当下游人持续奔赴而来,其间透露出哪些信号?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丁建刚 曹志恒 潘莹

  岁末年初,各地居民倍感酷寒,不过,被外界视为苦寒之地的乌鲁木齐却格外“雪热”。天山脚下,遥望博格达峰,置身空谷幽静的森林,捧一杯暖暖的奶茶,或是在林间雪地滑行穿梭,用网友的话说,“谁能不迷糊?”还有人则不无炫耀,“在丝路上滑雪驰骋,想想都激动。”

  即使是猫冬的季节,游人仍在持续涌入,新疆旅游“五一太早,十一太晚”的铁律似乎被打破。

  来自乌鲁木齐市文旅局的数据也在印证热度:2023年,乌鲁木齐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

  放在北上广,这个数据也许并不惊艳,但对于地处祖国西陲、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兰州也有上千公里的乌鲁木齐,两个“突破”堪称历史性的跨越。西出阳关无故人,何以当下游人却持续奔赴而来?其间透露出哪些信号?

  2023年12月23日,乘客走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地铁站站内。为倡导市民、游客加入文明旅游绿色出行,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将当地历史文物古迹、景区景点等文旅资源呈现在“阿凡提”号文明旅游绿色出行地铁专列里,打造二道桥地铁文化主题站点,让市民、游客在乘坐地铁时了解当地文旅资源。新华社记者王菲摄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收效 乌鲁木齐安享红利

  对热游新疆,许多人会问为什么?答案可能很多,游客也自有分说,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因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我的朋友圈,一半人都去了新疆。”2023年夏天,新疆旅游热度持续高涨,从喀纳斯湖畔到罗布人村寨,从天山天池到帕米尔高原,还有美食聚合的乌鲁木齐大巴扎,蜂拥而至的海内外游客观光览胜,自身也成了风景。

  只有安定祥和,方能近悦远来。新疆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推动实现更有利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变化。

  “震撼,真是震撼。”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媒体人叶露盛夏时节到访乌鲁木齐,对这座城市的繁华留下深刻印象,在她旅居的酒店旁,便利店24小时开放,凌晨时分各个夜市都热闹非凡。“乌鲁木齐的开放和国际化是显而易见的。”

  “经常听其他省份朋友说,傍晚坐飞机去乌鲁木齐,落地还是傍晚。”乌鲁木齐市文旅局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科副科长海燕说,乌鲁木齐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2小时“时差”的现象,造就了乌鲁木齐独具魅力的“26小时探秘之旅”。

  事实上,夜市和夜游可以看作是检视一座城市安全与否的旅游标识。外地游客畅饮夜市,在二道桥狂啖烤串,享受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宁祥和之美。

  春夏之交的5月,乌鲁木齐市固原巷社区举办了“天山脚下铸同心 石榴花开共进步”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这个多民族互嵌居住的社区,各族居民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共拍“全家福”。游历其间,游人不仅被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吸睛,更是为情同一家的温暖而动容。

  与固原巷一样,越来越多的社区和乡村呈现出各族居民共居共学共乐的团结景象。给外来者传递的,正是令人感念不已的独特之美及和合之美。一名来自江苏无锡的游客感慨说,“这样的多民族风情和美美相共的情境,怎么能不吸引人呢?”

  得益于安宁祥和、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乌鲁木齐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建设、公共文旅活动活跃兴盛。据乌鲁木齐市文旅局透露,2023年,围绕“骄阳看雪·乌鲁木齐”旅游核心品牌,第二十届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开启揽客之门,随后,白水涧古城等一批精品景区打造成功,持续推动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中亚民俗文化体验地等“一带一路”核心区文化中心重点项目,完成年度形象投入2.26亿元。

  与此同时,一系列文旅活动越冬历夏。一年间,举办“欢跃天山情 舞动中国梦”广场舞大赛、“雪莲朵朵映天山”等文化活动12237次,惠及各族群众近173万人次,并推出了“文旅促消费,精彩演绎等你来”“文旅促投资 感受乌鲁木齐温度”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边城的温度和热度持续攀升。

  刚刚过去的一年,乌鲁木齐还新建成旅游民宿41家,至此全市民宿总量达到324家。“雪场的阳光太赞了!在乌鲁木齐南山的民宿入住,氛围很惬意,来这里滑雪很畅快!”来自广州市的雪友孟佳说。

  当地借势推出了精品主题线路。据海燕介绍,线路串联起乌鲁木齐各大景区公园、文化场馆、特色街区、露营基地、红色场馆、特色小镇、度假酒店等12条线路、30家民宿以及十大文旅街区,让游客充分领略乌鲁木齐的独特魅力。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金银财富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安享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之好,外地游客看到了诗和远方,而当地各族居民则收获了财富和友爱。

  心安处是故乡。一座安定和谐、兼具自然和人文风情的城市,即可遥怀丝路繁盛,又能近享现代便利,岂能不来?

  国家政策叠加发力 乌鲁木齐坐拥良机

  乌鲁木齐的崛起不仅得益于其本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大力支持。若仅凭一己之力,乌鲁木齐旅游是无法达到现今高度和温度的。

  这是业界的共识,也是各族居民的“心头好”。

  在为旅游数据不断“刷新”而欣喜的同时,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隋荣也深有感触,得益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新一轮对口援疆、文化润疆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部署,乌鲁木齐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激发了这座丝路名城的文化魅力和旅游活力,带动人流、物流不断东来西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四大经济走廊交汇处,具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乌鲁木齐,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

  高速公路上呼啸的车流、铁路上飞驰的列车、天空中翱翔的飞机……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保障了各族群众便捷出行和货物高效运输,构建了乌鲁木齐加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底气。

  沿着铺就的合作之路,乌鲁木齐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开展了旅游、展览、演出、文化交流等多彩的文化艺术交流。

  2023年7月31日,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在乌鲁木齐京剧院演出舞剧《五星出东方》后和观众互相挥手致意。这场演出是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参演剧目之一,曾荣获国家“文华奖”等。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2023年夏日,“舞动梦想 和美丝路”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盛大开幕,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艺术家汇聚天山脚下,以舞为媒、以舞会友,将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艺术融合于乌鲁木齐这片热土。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亚欧时装周……借助一个个高水准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与合作平台,乌鲁木齐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交往更加密切,人文交流的“同心圆”越绘越大、“朋友圈”越来越广。

  巴扎,意为集市。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不仅汇集了地方特产,更有跨境电商直采的全球好物,彰显城市的“国际范”。随着时间推移,乌鲁木齐开始收获“丝路电商”的美誉,在物畅其流的同时,观光购物和实地体验也成为外来者的选项之一。

2023年6月9日,在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几位来自武汉的游客手持葫芦雕刻作品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比起找代购买跨境商品,我更喜欢在现场一站买齐,方便又省心。”在大巴扎步行街“美林购全球精品免税店”,一名购买化妆品的市民道出来此的原因。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再杜拉·图尔松说,跨境保税零售品牌“美林购”已与60多个国家品牌方达成战略合作,目前拥有保税商品11万件,一般贸易商品38万件。

  丝路花开,山川同光。国家加大对新疆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得乌鲁木齐城市道路网逐步完善,铁路网也越织越密。依托兰新高铁、北疆铁路以及南疆铁路,新疆铁路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覆盖南北疆区域中心城市的“x”小时铁路交通圈,不断拉近乌鲁木齐与南、北、东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让乌鲁木齐与周边城市实现高效联通。

  如今,乌鲁木齐至克拉玛依、伊宁、库尔勒方向开行3对一站直达复兴号列车,旅时大幅压缩,构建起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2小时、3小时、4小时铁路快捷通勤化交通圈,天山南北各族居民来乌鲁木齐观光、购物和商务往来更加快捷便利。

  与此同时,空中丝路四通八达。目前,以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为中心的“1个枢纽+2个干线+22个支线”的机场网络格局基本形成。目前,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累计有40家航空公司(含1家货航),运营227条定期航线,其中国内客运航线205条,国际客运航线19条。截至2023年12月16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完成2426万人次,已完成年计划目标的100.6%,全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2500万人次大关。到2024年底,乌鲁木齐国际机场t4航站楼和第二第三跑道投入运营,预计当年旅客吞吐量将达6300万人次。

  此外,乌鲁木齐已搭建起“两横两纵、三环多射”城市道路骨架网,便捷的出行条件,让自驾游持续火热。截至目前已接待自驾游游客8599.794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次的84%。

  “白天滑雪乌鲁木齐南山,晚上漫步喀什古城”,这样的梦幻旅游体验,大大提升了游人的兴致。

  相较于喀什、伊宁等城市,乌鲁木齐并没有内地省市直接对口支援,但受益于这项国家战略的地方颇多。随着新一轮对口援疆持续开展,凭据“门户”之利,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不断向乌鲁木齐汇聚。

  最直观的事实之一,在对口援疆省市的感召下,近年来,“京和号”“齐鲁之星”“南方快车”“熊猫专列”“龙泰号”等旅游列车引流入疆,带来了大批量的各地游客,其中很多人到访新疆的首站就是乌鲁木齐。“不论是援助喀什的山东和广东,还是援助和田的北京、天津,他们引来的游客都要做客乌鲁木齐。”

  而文化润疆工程的实施,不仅使得乌鲁木齐与内地的沟通联系更加紧密,也使这座边城更有“看头”。在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新疆美术馆等历史文化场馆焕彩重生后,开展了一系列文物展、专题展等,成为乌鲁木齐的旅游打卡点。

  “司禾府印”“过所文书”“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碑”……走进新疆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让参观者心念“长安”、梦回“大唐”,共享千年丝路荣光。

  游客最多的夏季,新疆博物馆单日场馆参观人次达1.3万。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让观众在博物馆面对文化遗产时,可体验、可参与、可分享、可互动,真正与现实生活连通起来。”

  诚如此言。一年间,乌鲁木齐在各类文化场馆相继推出了2023中国-中亚五国青年新锐设计交流展、博物馆奇妙夜、动漫嘉年华、非遗展等展演展示活动。2023年全市引进演唱会、舞剧、儿童剧、脱口秀、交响音乐会等优秀剧目166部、演出455场,观看人数36.69万人次。作为地标建筑的乌鲁木齐文化中心自今年全面开放以来,周周都有精彩剧目上演,演艺场馆累计演出近190场,接待市民165.55万人。

  家有山河锦绣,国有岁月芳华。古丝绸之路上的乌鲁木齐,因为国家政策加持,变得更加厚重立体、更加多彩多元,每每念及于此,海燕真情自然流露:“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成为最具中华文化底蕴、最有边疆风情的旅游胜地。”

  中华文化滋养 乌鲁木齐平添底气

  “客官,里面请……”走进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从清代迪化城(乌鲁木齐旧称)老字号饭庄“杏花村”传出的吆喝声,到传统民居四合院垂花门的精美工艺,让人仿佛置身于百余年前的繁华闹市。

2023年1月14日,市民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这是2023年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首次尝试推出的可触摸、可互动、可对话的沉浸式体验活动,让游客穿越现实、感知历史。

  “看山头看人头”的旅游体验屡屡被人诟病,人文传承才直抵心头。过去的一年间,乌鲁木齐在推进文化润疆的进程中,借历史沉淀和人文风情,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做好文化“转化”文章,培育“文化+”“旅游+”等新型文旅业态,坚持创新引领,拓展文旅新场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实际举措回应外界期待。

  一年间,从推出“春之畅想”春游线路、“夏之浪漫·沉浸游家乡”精品线路,到深挖城市内涵,打造“26小时探秘之旅”,组织“疆菓音乐节”等多场文化演出盛宴,乌鲁木齐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不断推高文旅市场复苏的速度和热度。

2023年7月8日,乐迷在疆菓音乐节上观看演出及无人机表演。

  草莓音乐节、啤酒音乐节、疆菓音乐节、迷笛音乐节、平行时空音乐嘉年华、网易云营地音乐节、“郎朗和他的朋友们”音乐会……一场接一场大型音乐活动,让乌鲁木齐持续火热。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吸引国内外乐迷25.9万人次,全网浏览量达16.3亿次。

  以音乐节汇聚文旅发展势能,是乌鲁木齐加大文化供给的一个侧面。戏曲艺术节、非遗美食节、文化生活节……从春暖花开,到瓜果飘香,再到雪花纷飞,乌鲁木齐从年头到年尾,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有滋有味。

  统计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3年收集汇总文旅招商项目19项,已开展对接投资42家,洽谈项目35个,已落地项目14个,累计投资额17.6亿元。

  通过文旅融合,乌鲁木齐新建汉唐西域风情文化街“天山明月城”、新疆国际大巴扎“石榴花巷”大型演艺街区和“海岛与浪”“丑马一号”“金石榴”等一批文创园,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业态,成为拉动消费的一大亮点。

  此外,一些闲置的厂房、火车车厢以及城区边角地,纷纷变身为文创园、餐饮街区、露营地,成为有看、有吃、有玩的休闲旅游新去处,在增强游客消费体验方面不断开辟新空间。

  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悠远的驼铃声里,乌鲁木齐有着丰富的民族交往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在还原历史原貌的过程中,博物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文化地标,引人入胜。同时,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精品连台上演,用饱满的情感和厚重的史实,引得游人驻足沉思。

  先后数次到新疆出差的王静,2023年鼓动北京的家人到天山南北自驾了半个月,驻留乌鲁木齐期间,她有了全新认知,“在乌鲁木齐旅游,我既领略了少数民族风情,又感受到中华文化滋养下的共同文化风采。”

  乌鲁木齐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乌鲁木齐将持续加大力度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正在整合优势文旅资源,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导优质文旅资源和要素向示范区核心区域集聚,力争培育6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

  根据乌鲁木齐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至2025年,乌鲁木齐将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国家旅游枢纽城市,扎实推进文化润疆,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时下正值寒冬,乌鲁木齐推出了260余项冰雪文旅活动,把“丝路滑雪”带向新高。因为“粉、暖、长”的突出优点,即,雪质松软干燥、如粉末状,雪场温暖无风,滑雪季长,乌鲁木齐南山的各家滑雪场迎来热季,围炉煮茶、雪地火锅、冰雪亲子乐园、林海穿越冰雪游……以此拥抱“诗和远方”的游人络绎不绝。

  “全年不闲,四季皆游”。有人说,当一座城市连冬季也不肯稍事休息时,你肯定能触摸到她的张力。乌鲁木齐“雪热”之下,是不负时代、不负重望的发展冲动。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我们想给这个时代呈现最有温度、最有厚度的景观。”在海燕看来,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乌鲁木齐要让每一位游人在行走中,读懂时代,读懂国家,读懂祖国大好河山。

【责任编辑:董志涛】
网站地图